作品6號 發表時間:2009-12 《掘夢人》 Dream Digger
文/ 陳昱伶 《掘夢人》為二分之一Q劇場第六部作品,於2009年「新點子劇展」演出。此次「新點子劇展」以「湯顯祖在台北」為主題,企圖從當代視角、演繹手法重新切入湯顯祖的崑曲劇本。 《掘夢人》發想自明代湯顯祖的《牡丹亭》,全劇無明顯分場,劇情主要以《牡丹亭》第三十五齣〈回生〉為本。並從《牡丹亭》和清代蔣士銓《臨川夢》中選取部分唱詞,修改之後套入《掘夢人》劇本之中。 《掘夢人》情節魔幻,故事分為兩線進行:好讀《牡丹亭》的某小姐為此而亡,引來冥府女判官對此書的好奇,某小姐與女判官因此契機,穿越至《牡丹亭》書中一 遊;另一條線則是以原著中第三十五齣的〈回生〉為主,並將之戲稱為柳夢梅的「還陽任務」。《掘夢人》全劇並無分場,演出說明如下:
◎ 為還魂回生之路尋一個出口:掘出愛情與劇場之夢 《掘夢人》是二分之一Q劇場第三次演出與湯顯祖有關的作品,以湯顯祖最為人所熟知的《牡丹亭》為發想。《牡丹亭》中,柳夢梅開棺掘 墳、助杜麗娘還魂回生,如此大膽驚世之舉,在全本演出的架構中卻沒有得到相對應的關注,反而淪為全劇的過場。因此,二分之一Q劇場特別聚焦於這段回生之 路,將還魂片段轉換成一篇愛情與生存的寓言。 劇中情節可區分為冥府和牡丹亭書中兩線,除此之外,又可見某小姐之夢、柳夢梅之夢和女判官之夢的疊合,而每一次的生、滅又可能是因應 另一位某小姐的召喚而生的夢,為多重夢境的結構。同時,《掘夢人》也以「觀看」和「被觀看」為出發點,拉出了《牡丹亭》閱讀者──某小姐和女判官,《牡丹 亭》劇中人──柳夢梅和杜麗娘,《牡丹亭》作者湯顯祖,《掘夢人》的創作者,《掘夢人》的觀眾等多條觀看者與被觀看者的線,對湯顯祖的《牡丹亭》進行解構 與重探。整齣戲的結構層層交疊、環環相扣,夢中有戲、戲中有夢,試圖用奇巧的挖掘過程,挖掘出新奇、挖掘出趣味、挖掘出你我的夢。 2009年的「新點子劇展」以「湯顯祖在台北」為題,二分之一Q劇場除了以湯顯祖的《牡丹亭》〈回生〉為創作靈感之外,同樣也有感於湯顯祖一生擺盪於「情 多─情盡」之間,最後只能以「為情做使」自嘲的困惑身影。因此,《掘夢人》雖是實寫柳夢梅,但卻隱射湯顯祖。但是這「掘夢人」絕不單指為愛挖掘的柳夢梅, 更不純然指涉湯顯祖,也同時指向二分之一Q劇場。二分之一Q劇場一向對「夢」有相當濃厚的興趣,每部作品都能從中尋找到夢境的喻意,似夢境般快速流動的場 景,或是分不清現實與幻境的如夢似幻狀態,都如同創作者的一場大夢。《掘夢人》中,追求愛情之夢的柳夢梅,任務失敗慘遭斷頭,腦袋變成皮球任人戲耍;探問 人生之夢、為世人編織夢境的湯顯祖困於地府以帚作筆,掃花清償《牡丹亭》的文字業;那麼,追尋劇場之夢的二分之一Q劇場呢?而觀眾是否也如同嗜讀《牡丹 亭》的某小姐一樣,因為創作者的苦心編織而做了一場大夢呢?在每次演出也如同一場生、滅過程的劇場中,二分之一Q劇場的「還陽任務」,或許也是受到觀眾的 召喚而一次又一次不斷的創作之夢吧! ◎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《牡丹亭》中,杜麗娘一句「原來奼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」的感嘆,道出奼紫嫣紅與斷井頹垣的對比。而在《掘夢人》的文本中,掘夢時的美好與最 後斷頭時的殘酷亦是對照。因此,《掘夢人》的演出也不斷呈現各種面向的對照。冥府和《牡丹亭》書中世界的情節設定,使演出自然分為非崑曲和崑曲表演兩種, 表演的差異正好區別兩個世界的角色。除此之外,真實演員之外,影像設計讓地府的湯顯祖以動畫方式現身場上,令人會心一笑,戲謔感十足。< br> 除了表演的對照之外,舞台的對比更是《掘夢人》的突出之處。說書人報花名時,白牆上投影出一朵朵不同品種的水墨花繪圖案,頓時花團錦簇,白牆上一片奼紫嫣 紅開遍,與場上的「斷井頹垣」成為強烈的對照,比擬奼紫嫣紅是美麗夢境,而斷井頹垣則是夢的殘餘;也似是喻意《牡丹亭》這段由死而生的愛情。投影技術造成 花朵影像於白色牆面憑空而生之舉,又像是與「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」有所呼應。而這一面曾經遍開奼紫嫣紅的白牆,轉面之後卻立刻變成柳夢梅的斷頭台,化身 為夢的葬送之處,原本如垃圾場的斷井頹垣反倒閃爍奇異的光芒,兩相對比之外,倒也點出重生之題。 奼紫嫣紅與斷井頹垣的對比,不只展現在舞台和影像,舞者身上也可尋到其蹤影。三名舞者身著暗色系的服裝,臉上雖戴著面無表情的面具,但面具卻以盛開的花朵 裝飾。《掘夢人》身處黑盒子空間,黑膠地板與黑色背幕是舞台上的主色,反而讓杜麗娘出場時揮舞的五色彩帶與七彩的花牆投影更顯鮮艷,讓整體視覺充滿色彩斑 斕的光芒,同時,映照著夢境中的美麗與殘酷。 劇照欣賞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精彩片段欣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