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7號 發表時間:2012-05 《亂紅》 Peach Blossom Rain
文/ 陳昱伶 《亂紅》改編自清代孔尚任的作品《桃花扇》而成。原著共四十四齣,故事背景為明末清初。復社文人侯朝宗邂逅青樓名姝李香君,兩人因為奸臣阮大鋮的報復分隔兩地,又因南明混亂的情勢而各有一番曲折的遭遇。雖然兩人再度相逢,但此時早已國破家亡,如何再談兒女情長?於是侯、李兩人割捨私情,各自出家。 《亂紅》在原著之外,又以侯朝宗的相關史料為靈感,聚焦於入清後侯朝宗壯而悔之的心境,對角色有不同以往的刻劃。《亂紅》寫有侯朝宗踏入清朝試場的情節,此部分並未見於《桃花扇》中,乃是參照對考場有詳細描述的《西樓記》〈泣試〉一齣改寫而成。全劇共分為〈鏡中人〉、〈阮大鋮。燕子啣恨〉、〈李香君。桃花的名字〉、〈優人。散去的筵席〉、〈侯方域。文人殘筆〉及〈尾聲:訪翠〉六場。演出說明如下(演出概以「/」表示同場次內不同時空的轉換):
◎ 扇底紅桃折射出大時代的眾生群像 孔尚任本欲「借離合之情,寫興亡之感」,因而在《桃花扇》四十四齣的篇幅中,侯、李兩人互動的段落僅佔六齣。其餘篇幅多是描繪明朝政治情勢,鋪陳王朝覆亡的背景。二分之一Q劇場從阮大鋮一角得到改編策略,以他在三個階段的身分串連全劇的時間脈絡,並改以人物為主軸梳理文本。於是,《亂紅》透過侯朝宗、李香君和阮大鋮三個角色,再加入新寫的鏡中人與優人,將故事情節以人物連結成線。這五個角色在劇中互有對比與並置,也使文本不流於單一論述,開啟多元對話的可能。 《桃花扇》已經有許多改編的版本,這些改編多是彰顯李香君的忠義為主,侯朝宗反倒淪為懦弱的負面角色。因此,《亂紅》除了重新拆解經典之外,也不將已定型的角色形象套用於《亂紅》之中,而是更加深入剖析侯朝宗的人生際遇與心境轉折。且文本以五個人物串連的安排,其他角色也因和侯朝宗的對照關係而有了同樣深入的描寫。李香君守樓不屈的節操,《亂紅》將其指向於他對自我價值的堅持與勇氣,故鏡中人以遠古神話歌頌,並語出「恁可知這桃花的身世,該然是英雄種呀」之語,點出桃花/英雄種的意象。另一方面,阮大鋮則是因應外在情勢的變化,隨波逐流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。李香君和阮大鋮是兩個極端的對照,侯朝宗則在兩人之間擺盪、游移。國破家亡,李香君的節烈不屈是侯朝宗以為的自我、理想的自我,但是,最終他卻被迫與阮大鋮殊途同歸,阮大鋮一句「你與老夫無異也」,無疑正是侯朝宗心中最大的夢魘。往昔戲曲的忠奸之別總是涇渭分明,《亂紅》對此則是模糊處理,只因改朝換代之後,孰忠孰奸又該如何定義?原本的立身之處如今何在?《亂紅》娓娓道來的便是這種飄盪無存的遺民心態。 除此之外,《亂紅》更將侯朝宗一分為二,寫出鏡中人一角以為侯朝宗的新/心聲。對於侯朝宗這一段「難以啟齒的心事」,鏡中人總是故意稱之為「他的故事」,這段心事正是侯朝宗對於自我認同的疑問。鏡中人除了代表侯朝宗的悔意之外,也是《亂紅》的說書人,他自由出沒全劇的安排,也使文本場的時空流動更加靈活。優人一角則對《桃花扇》中國家興亡的歷史背景做了完整的交代。以優人這樣的小角色詮釋大歷史,交代歷史事件之餘,同時更暗指亡國如此沉痛的苦難,似是一場由當權者演出的鬧劇所致。 《亂紅》雖有多重指涉,不過卻是亂中有序。其中有層層的「對照」關係:國家興亡/兒女情長、追憶/悔恨、侯朝宗/鏡中人、侯朝宗/李香君、侯朝宗/阮大鋮、侯朝宗/復社文人、文人/優人。甚至在作品之外亦有《桃花扇》/《亂紅》、《亂紅》/其他《桃花扇》改編本的對照關係,結構相當嚴密。《亂紅》提供更多重的解讀,折射出更多的人物與情感,重新解構這部戲曲經典。 ◎ 扇底紅桃折射出大時代的眾生群像 孔尚任本欲「借離合之情,寫興亡之感」,因而在《桃花扇》四十四齣的篇幅中,侯、李兩人互動的段落僅佔六齣。其餘篇幅多是描繪明朝政治情勢,鋪陳王朝覆亡的背景。二分之一Q劇場從阮大鋮一角得到改編策略,以他在三個階段的身分串連全劇的時間脈絡,並改以人物為主軸梳理文本。於是,《亂紅》透過侯朝宗、李香君和阮大鋮三個角色,再加入新寫的鏡中人與優人,將故事情節以人物連結成線。這五個角色在劇中互有對比與並置,也使文本不流於單一論述,開啟多元對話的可能。 《桃花扇》已經有許多改編的版本,這些改編多是彰顯李香君的忠義為主,侯朝宗反倒淪為懦弱的負面角色。因此,《亂紅》除了重新拆解經典之外,也不將已定型的角色形象套用於《亂紅》之中,而是更加深入剖析侯朝宗的人生際遇與心境轉折。且文本以五個人物串連的安排,其他角色也因和侯朝宗的對照關係而有了同樣深入的描寫。李香君守樓不屈的節操,《亂紅》將其指向於他對自我價值的堅持與勇氣,故鏡中人以遠古神話歌頌,並語出「恁可知這桃花的身世,該然是英雄種呀」之語,點出桃花/英雄種的意象。另一方面,阮大鋮則是因應外在情勢的變化,隨波逐流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。李香君和阮大鋮是兩個極端的對照,侯朝宗則在兩人之間擺盪、游移。國破家亡,李香君的節烈不屈是侯朝宗以為的自我、理想的自我,但是,最終他卻被迫與阮大鋮殊途同歸,阮大鋮一句「你與老夫無異也」,無疑正是侯朝宗心中最大的夢魘。往昔戲曲的忠奸之別總是涇渭分明,《亂紅》對此則是模糊處理,只因改朝換代之後,孰忠孰奸又該如何定義?原本的立身之處如今何在?《亂紅》娓娓道來的便是這種飄盪無存的遺民心態。 除此之外,《亂紅》更將侯朝宗一分為二,寫出鏡中人一角以為侯朝宗的新/心聲。對於侯朝宗這一段「難以啟齒的心事」,鏡中人總是故意稱之為「他的故事」,這段心事正是侯朝宗對於自我認同的疑問。鏡中人除了代表侯朝宗的悔意之外,也是《亂紅》的說書人,他自由出沒全劇的安排,也使文本場的時空流動更加靈活。優人一角則對《桃花扇》中國家興亡的歷史背景做了完整的交代。以優人這樣的小角色詮釋大歷史,交代歷史事件之餘,同時更暗指亡國如此沉痛的苦難,似是一場由當權者演出的鬧劇所致。 《亂紅》雖有多重指涉,不過卻是亂中有序。其中有層層的「對照」關係:國家興亡/兒女情長、追憶/悔恨、侯朝宗/鏡中人、侯朝宗/李香君、侯朝宗/阮大鋮、侯朝宗/復社文人、文人/優人。甚至在作品之外亦有《桃花扇》/《亂紅》、《亂紅》/其他《桃花扇》改編本的對照關係,結構相當嚴密。《亂紅》提供更多重的解讀,折射出更多的人物與情感,重新解構這部戲曲經典。 劇照欣賞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精彩片段欣賞 |